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在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颁发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公布了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
近日,由北京计算机协会承办的第七届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CSAI 2023)在北京盛大开幕。
2023年第四届电力工程会议(ICPE 2023)于12月11日-12月13日在澳门圆满举行。
在组织中文学术会议时,我们应优先选择cscd数据库进行论文分类,这与国内学术评价体系更为匹配;而国际学术交流可以参考scd进行跨语种分类。利用两者分类体系的优势,有利于提高会议质量。
权衡sci和scopus的优势,我们可以说目前sci数据库论文的影响力评价能力略高一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scopus数据库将逐步弥补差距,未来它的含金量可能会超过sci。两者都很重要,我们发表论文应该兼顾利用好两者平台,以获得最大的学术影响。
Scopus收录的期刊中,影响因子和质量较高的一部分,很可能同时也属于各学科自己确定的核心期刊。但Scopus数据库不等同于核心期刊,它提供的仅是一份更广泛的期刊质量参考数据库。
核心期刊注重期刊质量,scd注重论文质量。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互补,都可以用于学术评价,但应根据不同目的进行灵活选择。同时也不应过分强调一个指标,忽视其它维度的评价。科学研究是一个多方面、全面性很强的过程。
Scopus数据库在国际范围内学术水平的评价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对我国高校和学术圈内的研究人员来说,北大核心期刊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术前沿的动态,在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两者在不同场景下都有其独特优势。
就Scopus数据库本身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来看,其检索质量和水平完全可以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它为研究人员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文献检索支持,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Scopus数据库可以看作是将SCI各区整合并优化后的更全面数据库。它相当于SCI第一区,再加上其他SCI没有收录但影响力也很好的期刊和文献。两者在评价研究水平时,都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