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8月17-19日, IEEE第16届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国际会议(IEE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comm Technology )在湖北恩施顺利召开!

为进一步凝聚EDA产业力量,加速EDA技术突破和产业推广,推动生态多元化发展,第二届设计自动化产业峰会IDAS 2024(Intelligent Design Automation Summit 2024)将于2024年9月23日-24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隆重举行。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以及法国里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利用拓扑谷光子晶体实现对片上太赫兹信号低损耗地导波、分束、以及通道隔离,并结合神经网络辅助逆向设计,将太赫兹信号定向地发射至自由空间,实现了具有任意太赫兹波束数量以及任意角度的360°全方位角波束赋形。

8月2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撤稿不仅对作者的声誉产生重大影响,也可能引发对其学术行为的进一步审查与追究。那么,SCI撤稿后是否还会追究相关责任?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分析撤稿后可能的后果及其对学术界的影响。

在学术界,撤稿(retraction)是一个重要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学术诚信和研究者的声誉。撤稿通常意味着一篇已发表的论文因存在严重问题而被正式撤回。许多研究者常常会问:“SCI撤稿都是因为有人质疑吗?”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分析撤稿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复杂性。

撤稿不仅对作者的学术声誉产生重大影响,也可能对其所在单位的声誉和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许多研究者在经历撤稿后会疑惑:撤稿事件是否会被其所在单位知晓?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问题,分析撤稿对单位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

对于作者来说,撤稿不仅影响其学术声誉,还可能对其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在经历撤稿后会担心,自己是否会因此被所在单位开除。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分析撤稿后被开除的可能性及相关因素。

撤稿不仅影响作者的学术声誉,也可能对其所在单位产生一定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在经历撤稿后会产生疑问:撤稿是否会通知其所在单位?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问题,并分析撤稿对单位的潜在影响。

撤稿不仅对作者的学术声誉产生重大影响,还可能对其未来的研究发表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在经历撤稿后会产生疑问:撤稿后还能再投其他期刊吗?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分析撤稿对后续投稿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黑龙江大学、清华、新加坡国立合作,Nature!
WOS 的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算不算 SCI?(JIF 区别解析)
如何利用 WOS Master Journal List (MJL) 确认期刊状态?(防骗与“On-Hold”鉴别指南)
SCI 增刊 (Special Issue) 论文含金量高吗?— 捷径还是陷阱?
WOS 的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算不算 SCI?(JIF 区别解析)
如何彻底删除 Google Scholar 个人资料(及“不再被索引”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