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官网教师个人主页更新信息显示,华为6级专家、实验室主任及公司首批任命科学家成员宗良佳已于2025年1月回归母校,出任华科大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据不完全统计,除宗良佳外,近期多名大厂研发人员近期入职高校:
公开资料显示,宗良佳本科、博士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此前已在华为工作13年。
出生于1984年12月的宗良佳2006年本科毕业于华科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年博士毕业于华科大物理电子学专业。他于2011年11月加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工程师、高级研究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专家等岗位,于2022年9月任实验室主任,系华为6级专家及公司首批任命科学家成员。
截至目前,他已发表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50余篇,包括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等顶级期刊以及OFC、ECOC等行业顶会,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已授权59项,并两次获得华为公司专利领域最高奖项“华为公司十大发明”。
宗良佳长期致力于全光交换领域的研究工作,多项技术实现行业领先或业界首创。
华科大官网介绍称,宗良佳于2025年1月正式加入华科大光电学院。作为光交换研究团队负责人,将以全光交换为核心底座展开研究。同时将致力于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人才,构筑学术、产业连接的桥梁,推动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
华科大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1年原华中工学院成立的机一系光学仪器教研室和激光科研组。经过50余年发展,学院已经成为华科大实力最雄厚的院系之一。2017年、2022年,光学工程学科连续两轮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华科大统筹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力量,规划建设“光电信息一流学科群”,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予以重点支持建设。
近日,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显示,华为云公司助理首席数据科学家、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徐科,已入职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准聘副教授。
徐科个人简介
徐科,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准聘副教授。担任中国及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委员。曾以华为“天才少年”身份,在华为云担任数据智能领域技术专家,作为主要创始人参与打造了华为云首个BI数据智能云服务DateArts Insight,贡献了业界领先的数据可视分析和BI Copilot方案,并实现在华为ERP、工商银行等50+客户上的商业化应用。
2015年于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9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纽约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荣获人机交互顶级会议 ACM CHI 2018最佳论文奖提名和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奖。
致力于大数据智能分析及可视化研究。累计在数据科学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IEEE TVCG, ACM CHI, VIS等上发表论交 10余篇,累计申请专利11项。曾获得 ACM CHI最佳论文提名奖。
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近日更新资料确认,曾在华为云担任数据智能领域技术专家的徐科已任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准聘副教授。
近期,阿里云智能算法专家胡仁君也已入职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任青年研究员、紫江青年学者。
胡仁君201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202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经历显示,其2020年7月至2025年1月任阿里云智能算法专家,主要从事开发机器学习方法和评估大语言模型等。2025年1月,胡仁君入职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鲁棒机器学习、大模型理解与评测。
另外,曾在华为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担任主任工程师的王成,于2025年2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任长聘教轨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成2016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在美国Virginia Tech完成本科毕业设计,202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其间赴哈佛大学作学术交流访问,博士毕业后于2021年7月加入华为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王成已发表8篇学术论文,申请/授权专利2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同时担任多个期刊审稿人。
更早前的2024年7月,澎湃新闻报道提到,知名AI科学家杨红霞已经加盟香港理工大学,担任教授。此前,杨红霞领导的阿里巴巴达摩院M6团队致力于认知智能方向,研发了 AliGraph、M6、洛犀等较为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和系统,发表顶级会议、期刊文章超过100篇,美国和中国专利超过30项。她还曾在字节跳动工作,就任字节跳动大语言模型研发技术专家。
2024年8月,西湖大学也官宣,IEEE Fellow、AIMBE Fellow、医学人工智能科学家郑冶枫全职加入该校,受聘工学院教授,将在该校创立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郑冶枫2006年至2017年在西门子医疗美国研究院工作,2018年至2024年在腾讯工作,曾担任腾讯杰出科学家和天衍实验室主任。
来源:“TOP大学来了”综合自“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官网教师个人主页更新信息显示,华为6级专家、实验室主任及公司首批任命科学家成员宗良佳已于2025年1月回归母校,出任华科大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据不完全统计,除宗良佳外,近期多名大厂研发人员近期入职高校:
公开资料显示,宗良佳本科、博士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此前已在华为工作13年。
出生于1984年12月的宗良佳2006年本科毕业于华科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年博士毕业于华科大物理电子学专业。他于2011年11月加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工程师、高级研究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专家等岗位,于2022年9月任实验室主任,系华为6级专家及公司首批任命科学家成员。
截至目前,他已发表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50余篇,包括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等顶级期刊以及OFC、ECOC等行业顶会,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已授权59项,并两次获得华为公司专利领域最高奖项“华为公司十大发明”。
宗良佳长期致力于全光交换领域的研究工作,多项技术实现行业领先或业界首创。
华科大官网介绍称,宗良佳于2025年1月正式加入华科大光电学院。作为光交换研究团队负责人,将以全光交换为核心底座展开研究。同时将致力于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人才,构筑学术、产业连接的桥梁,推动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
华科大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1年原华中工学院成立的机一系光学仪器教研室和激光科研组。经过50余年发展,学院已经成为华科大实力最雄厚的院系之一。2017年、2022年,光学工程学科连续两轮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华科大统筹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力量,规划建设“光电信息一流学科群”,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予以重点支持建设。
近日,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显示,华为云公司助理首席数据科学家、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徐科,已入职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准聘副教授。
徐科个人简介
徐科,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准聘副教授。担任中国及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委员。曾以华为“天才少年”身份,在华为云担任数据智能领域技术专家,作为主要创始人参与打造了华为云首个BI数据智能云服务DateArts Insight,贡献了业界领先的数据可视分析和BI Copilot方案,并实现在华为ERP、工商银行等50+客户上的商业化应用。
2015年于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9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纽约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荣获人机交互顶级会议 ACM CHI 2018最佳论文奖提名和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奖。
致力于大数据智能分析及可视化研究。累计在数据科学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IEEE TVCG, ACM CHI, VIS等上发表论交 10余篇,累计申请专利11项。曾获得 ACM CHI最佳论文提名奖。
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近日更新资料确认,曾在华为云担任数据智能领域技术专家的徐科已任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准聘副教授。
近期,阿里云智能算法专家胡仁君也已入职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任青年研究员、紫江青年学者。
胡仁君201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202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经历显示,其2020年7月至2025年1月任阿里云智能算法专家,主要从事开发机器学习方法和评估大语言模型等。2025年1月,胡仁君入职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鲁棒机器学习、大模型理解与评测。
另外,曾在华为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担任主任工程师的王成,于2025年2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任长聘教轨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成2016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在美国Virginia Tech完成本科毕业设计,202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其间赴哈佛大学作学术交流访问,博士毕业后于2021年7月加入华为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王成已发表8篇学术论文,申请/授权专利2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同时担任多个期刊审稿人。
更早前的2024年7月,澎湃新闻报道提到,知名AI科学家杨红霞已经加盟香港理工大学,担任教授。此前,杨红霞领导的阿里巴巴达摩院M6团队致力于认知智能方向,研发了 AliGraph、M6、洛犀等较为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和系统,发表顶级会议、期刊文章超过100篇,美国和中国专利超过30项。她还曾在字节跳动工作,就任字节跳动大语言模型研发技术专家。
2024年8月,西湖大学也官宣,IEEE Fellow、AIMBE Fellow、医学人工智能科学家郑冶枫全职加入该校,受聘工学院教授,将在该校创立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郑冶枫2006年至2017年在西门子医疗美国研究院工作,2018年至2024年在腾讯工作,曾担任腾讯杰出科学家和天衍实验室主任。
来源:“TOP大学来了”综合自“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
2025.05.16 - 2025.05.18 中国 杭州
2025.05.23 - 2025.05.25 中国 海口
2025.05.23 - 2025.05.25 中国 武汉
2025.03.28 - 2025.03.31 中国 成都
2025.05.16 - 2025.05.18
中国 杭州
投稿截止 2025.03.10
2025.05.23 - 2025.05.25
中国 海口
投稿截止 2025.03.10
2025.05.23 - 2025.05.25
中国 武汉
投稿截止 2025.03.15
2025.03.28 - 2025.03.31
中国 成都
投稿截止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