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10人,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揭晓

410
2024-02-05 10:46:14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于2023年8月启动推荐、申请,历时两个多月的推荐、申请期,收到了来自全国近百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申报。经组织专家函评和会议集中评审,并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审议,决定授予香港大学黄重行等10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向各位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各位获奖者不忘初心、再接再厉、潜心科研,不断迎接更多挑战,取得更新成绩!


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名单


(按姓名拼音排序)

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名单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最早设立的学术奖励。主要授予在化学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或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截至2023年已有372人获得此奖。


更多有关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信息及历届获奖人名单,可查询

https://www.chemsoc.org.cn/Awards/Home/p1。


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黄重行 助理教授

黄重行 助理教授

香港大学

授奖理由:在新型手性双核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黄重行助理教授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7-2019年于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8月至今工作于香港大学。黄重行团队的工作聚焦于活泼亚甲基衍生物的不对称转化,围绕该类底物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类含有氨基醇立体选择性控制单元,苯酚母核以及三芳基甲醇侧链的手性四齿配体。基于该骨架,课题组研发了一款新型双核锌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丙二酸酯的去对称还原反应,得到了包括全碳季碳/叔碳手性中心、手性三级卤代烷、三级醇和α-三级胺在内的多类手性砌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数十种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新路线,为从简单易得的化工原料合成高手性纯精细化学品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新思路。



焦峰研究员

焦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授奖理由:在合成气直接催化转化制备低碳烯烃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焦峰研究员201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18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至今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科研工作。长期聚焦合成气直接转化研究:提出OXZEO双功能催化剂设计概念,解决合成气直接转化C-C偶联控制难题以及“高转化率-高选择性”难以兼得的“跷跷板”瓶颈。参与完成世界首套合成气直接制烯烃千吨工业中试,通过石化联合会成果鉴定。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论文,中国科学院40年40项标志性科技。入选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和张大煜青年学者。



李星星副教授

李星星副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授奖理由:在高效自旋调控和室温自旋输运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李星星副教授2010年本科毕业、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之后留校开展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低维自旋材料和分子器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以发展下一代高速信息技术为导向,围绕低维自旋材料和分子器件的功能设计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先后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提出并发展了一类概念材料即双极磁性半导体(简称为BMS),实现了电子自旋传输方向的直接门压调控;提出了通过调控配体分子自旋态和轨道杂化设计室温磁性半导体的新思路,并设计出多个室温工作的分子基磁性半导体材料;揭示了局域化学环境对分子器件电导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多功能单分子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单个氨基酸分子的电荷态识别等,为发展分子级分辨电学探测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刘公平教授

刘公平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授奖理由:在具有亚纳米规整通道的分子尺度分离膜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刘公平教授2008年本科、2013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之后留校工作至今,2015-2017年期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膜分离方向研究,聚焦于面向分子尺度分离的新型亚纳米孔道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工程放大应用研究。针对分子尺度分离膜面临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难以兼具的trade-off瓶颈,提出混合基质通道和二维层间通道的精密构筑方法,设计制备具有规整亚纳米传质通道的新一代分子尺度分离膜,突破传统膜的trade-off效应,实现了水、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等三种不同介质中若干小分子的高效分离,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有机-无机复合膜的规模化制备,开发的膜法有机溶剂回收技术实现120多项工程应用,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双碳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史少伟教授

史少伟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授奖理由:在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构筑多级界面组装体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史少伟教授201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2016年在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于北京化工大学开展工作。主要从事软物质表面与界面研究。将功能型纳米粒子与响应型高分子集成,发展了纳米粒子和高分子液/液界面共组装原位制备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的普适方法,实现了纳米粒子稳定/可控的界面组装和各向异性结构化液体的模塑成型/3D打印制备;揭示了纳米粒子/高分子界面共组装制备刺激响应型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的多重作用机制,实现了对界面响应性/稳定性的精准调控;以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为构筑基元制备了全液相微流控芯片、气凝胶等高分子纳米复合功能新材料,拓展了其在能源、生命、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王飞副教授

王飞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授奖理由:在具有复杂信息处理能力的DNA分子反应网络构筑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王飞副教授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随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研工作。王飞副教授聚焦于DNA分子反应网络研究,在信息处理DNA反应网络的设计、观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构象-自由能协同设计策略,构筑了一系列高性能分子计算体系,实现了迄今为止最复杂的DNA数字计算,突破了近20年DNA分子计算功能复杂度的瓶颈。发展了基于DNA框架结构的单分子观测方法,实现了DNA分子反应原位实时观测,揭示了反应网络内部的分子信号传递方式。拓展了人工分子反应网络的生物医学应用,实现了基于DNA分子信息处理的分子诊断与活细胞编程。



王晖副教授

王晖副教授

南京大学

授奖理由:在单个体光-电化学信号成像测量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王晖副教授2012年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2017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17-2020年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及特任副研究员的研究工作,2021年至今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工作。主要从事微纳尺度异质界面的电化学成像研究,发展了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开展电化学研究的新思路,成功实现了单个体光学信号与电化学信号的实时、定量转换。上述方法提出了利用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的光学成像技术以及纳米级空间精准定位算法进行单个体电化学活性测量的新方法,溯源单个体电活性差异的本质,阐明了微纳尺度下独特的电子转移行为和规律。



王小野研究员

王小野研究员

南开大学

授奖理由:在新型硼杂有机光电材料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王小野研究员2009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随后在德国马普高分子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初加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依托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王小野研究员致力于发展主族元素掺杂的有机光电材料新体系,围绕硼杂有机共轭分子的精准构筑与多杂原子协同调控机制的科学问题,创制了系列新型硼杂稠环分子骨架,建立了多杂原子精准掺杂的合成方法,揭示了硼与其他杂原子协同掺杂调控光电过程的新机制,发现了高效反Kasha发光材料,实现了高性能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及光探测器件,获得了具有高不对称因子的螺烯型手性光电材料及用于高效上转换发光的有机近红外光敏剂,为新型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展开创了新机遇。



曾梦琪教授

曾梦琪教授

武汉大学

授奖理由:在二维材料和高熵合金的精准合成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曾梦琪教授2013年本科、2018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18-2020于武汉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主要致力于面向器件应用的功能材料的精准合成。发展液态金属反应体系,基于液态金属表面分层、变形性及容纳异质原子的特性,实现二维材料的精准合成,包括层数的均匀控制、带隙的连续精准调节和异质结的高效构筑;基于液态金属良好的低温流动性以及对多种元素的亲和性,提出调控焓变降低反应自由能变的策略,实现温和条件下多种高熵合金体系的精准合成。基于精准合成的材料,探索了其在光电信息和能源器件领域的应用。



张林兴研究员

张林兴研究员

北京科技大学

授奖理由:在新型铁电功能薄膜的设计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张林兴研究员先后于2011年和2017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4月加入北科大新材院工作至今。主要致力于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交叉领域研究,围绕铁电功能信息薄膜的新结构设计及器件研究,在超薄铁电和巨极化铁电等方面取得进展。一、实现铁电薄膜的新型结构设计:设计出一种新型层状极性结构材料,发展低成本化学外延法,实现1纳米超薄铁电薄膜,同时构建原子尺度的铁电隧道结元器件,为“后摩尔时代”相关逻辑和存储器件微型化提供关键材料。二、推进铁电薄膜晶格化学应变调控:提出一种晶格应变化学调控的新方法-“相界面应变”,实现巨极化铁电薄膜,同时通过多种应力协同调控铁电薄膜的多功能性,促进新型铁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及应用。


爱科会易

来源:中国化学会,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于2023年8月启动推荐、申请,历时两个多月的推荐、申请期,收到了来自全国近百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申报。经组织专家函评和会议集中评审,并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审议,决定授予香港大学黄重行等10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向各位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各位获奖者不忘初心、再接再厉、潜心科研,不断迎接更多挑战,取得更新成绩!


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名单


(按姓名拼音排序)

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授奖名单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最早设立的学术奖励。主要授予在化学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或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截至2023年已有372人获得此奖。


更多有关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信息及历届获奖人名单,可查询

https://www.chemsoc.org.cn/Awards/Home/p1。


2023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黄重行 助理教授

黄重行 助理教授

香港大学

授奖理由:在新型手性双核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黄重行助理教授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7-2019年于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8月至今工作于香港大学。黄重行团队的工作聚焦于活泼亚甲基衍生物的不对称转化,围绕该类底物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类含有氨基醇立体选择性控制单元,苯酚母核以及三芳基甲醇侧链的手性四齿配体。基于该骨架,课题组研发了一款新型双核锌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丙二酸酯的去对称还原反应,得到了包括全碳季碳/叔碳手性中心、手性三级卤代烷、三级醇和α-三级胺在内的多类手性砌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数十种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新路线,为从简单易得的化工原料合成高手性纯精细化学品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新思路。



焦峰研究员

焦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授奖理由:在合成气直接催化转化制备低碳烯烃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焦峰研究员201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18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至今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科研工作。长期聚焦合成气直接转化研究:提出OXZEO双功能催化剂设计概念,解决合成气直接转化C-C偶联控制难题以及“高转化率-高选择性”难以兼得的“跷跷板”瓶颈。参与完成世界首套合成气直接制烯烃千吨工业中试,通过石化联合会成果鉴定。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论文,中国科学院40年40项标志性科技。入选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和张大煜青年学者。



李星星副教授

李星星副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授奖理由:在高效自旋调控和室温自旋输运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李星星副教授2010年本科毕业、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之后留校开展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低维自旋材料和分子器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以发展下一代高速信息技术为导向,围绕低维自旋材料和分子器件的功能设计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先后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提出并发展了一类概念材料即双极磁性半导体(简称为BMS),实现了电子自旋传输方向的直接门压调控;提出了通过调控配体分子自旋态和轨道杂化设计室温磁性半导体的新思路,并设计出多个室温工作的分子基磁性半导体材料;揭示了局域化学环境对分子器件电导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多功能单分子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单个氨基酸分子的电荷态识别等,为发展分子级分辨电学探测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刘公平教授

刘公平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授奖理由:在具有亚纳米规整通道的分子尺度分离膜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刘公平教授2008年本科、2013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之后留校工作至今,2015-2017年期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膜分离方向研究,聚焦于面向分子尺度分离的新型亚纳米孔道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工程放大应用研究。针对分子尺度分离膜面临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难以兼具的trade-off瓶颈,提出混合基质通道和二维层间通道的精密构筑方法,设计制备具有规整亚纳米传质通道的新一代分子尺度分离膜,突破传统膜的trade-off效应,实现了水、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等三种不同介质中若干小分子的高效分离,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有机-无机复合膜的规模化制备,开发的膜法有机溶剂回收技术实现120多项工程应用,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双碳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史少伟教授

史少伟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授奖理由:在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构筑多级界面组装体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史少伟教授201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2016年在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于北京化工大学开展工作。主要从事软物质表面与界面研究。将功能型纳米粒子与响应型高分子集成,发展了纳米粒子和高分子液/液界面共组装原位制备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的普适方法,实现了纳米粒子稳定/可控的界面组装和各向异性结构化液体的模塑成型/3D打印制备;揭示了纳米粒子/高分子界面共组装制备刺激响应型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的多重作用机制,实现了对界面响应性/稳定性的精准调控;以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为构筑基元制备了全液相微流控芯片、气凝胶等高分子纳米复合功能新材料,拓展了其在能源、生命、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王飞副教授

王飞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授奖理由:在具有复杂信息处理能力的DNA分子反应网络构筑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王飞副教授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随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研工作。王飞副教授聚焦于DNA分子反应网络研究,在信息处理DNA反应网络的设计、观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构象-自由能协同设计策略,构筑了一系列高性能分子计算体系,实现了迄今为止最复杂的DNA数字计算,突破了近20年DNA分子计算功能复杂度的瓶颈。发展了基于DNA框架结构的单分子观测方法,实现了DNA分子反应原位实时观测,揭示了反应网络内部的分子信号传递方式。拓展了人工分子反应网络的生物医学应用,实现了基于DNA分子信息处理的分子诊断与活细胞编程。



王晖副教授

王晖副教授

南京大学

授奖理由:在单个体光-电化学信号成像测量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王晖副教授2012年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2017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17-2020年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及特任副研究员的研究工作,2021年至今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工作。主要从事微纳尺度异质界面的电化学成像研究,发展了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开展电化学研究的新思路,成功实现了单个体光学信号与电化学信号的实时、定量转换。上述方法提出了利用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的光学成像技术以及纳米级空间精准定位算法进行单个体电化学活性测量的新方法,溯源单个体电活性差异的本质,阐明了微纳尺度下独特的电子转移行为和规律。



王小野研究员

王小野研究员

南开大学

授奖理由:在新型硼杂有机光电材料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王小野研究员2009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随后在德国马普高分子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初加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依托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王小野研究员致力于发展主族元素掺杂的有机光电材料新体系,围绕硼杂有机共轭分子的精准构筑与多杂原子协同调控机制的科学问题,创制了系列新型硼杂稠环分子骨架,建立了多杂原子精准掺杂的合成方法,揭示了硼与其他杂原子协同掺杂调控光电过程的新机制,发现了高效反Kasha发光材料,实现了高性能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及光探测器件,获得了具有高不对称因子的螺烯型手性光电材料及用于高效上转换发光的有机近红外光敏剂,为新型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展开创了新机遇。



曾梦琪教授

曾梦琪教授

武汉大学

授奖理由:在二维材料和高熵合金的精准合成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曾梦琪教授2013年本科、2018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18-2020于武汉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主要致力于面向器件应用的功能材料的精准合成。发展液态金属反应体系,基于液态金属表面分层、变形性及容纳异质原子的特性,实现二维材料的精准合成,包括层数的均匀控制、带隙的连续精准调节和异质结的高效构筑;基于液态金属良好的低温流动性以及对多种元素的亲和性,提出调控焓变降低反应自由能变的策略,实现温和条件下多种高熵合金体系的精准合成。基于精准合成的材料,探索了其在光电信息和能源器件领域的应用。



张林兴研究员

张林兴研究员

北京科技大学

授奖理由:在新型铁电功能薄膜的设计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工作介绍:张林兴研究员先后于2011年和2017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4月加入北科大新材院工作至今。主要致力于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交叉领域研究,围绕铁电功能信息薄膜的新结构设计及器件研究,在超薄铁电和巨极化铁电等方面取得进展。一、实现铁电薄膜的新型结构设计:设计出一种新型层状极性结构材料,发展低成本化学外延法,实现1纳米超薄铁电薄膜,同时构建原子尺度的铁电隧道结元器件,为“后摩尔时代”相关逻辑和存储器件微型化提供关键材料。二、推进铁电薄膜晶格化学应变调控:提出一种晶格应变化学调控的新方法-“相界面应变”,实现巨极化铁电薄膜,同时通过多种应力协同调控铁电薄膜的多功能性,促进新型铁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及应用。


爱科会易

来源:中国化学会,爱科会易仅用于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