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据浙江大学旗下微信公众号“ZJU格物致理”消息,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大伟教授荣获2024年威利斯·E·兰姆激光科学与量子光学奖。
该奖项表彰王大伟教授在量子光学与凝聚态物理学交叉领域开创新的研究方向并领导其实验探索,包括超辐射晶格和量子化光场的拓扑态。王教授的研究团队目前致力于在原子-光子耦合系统中进行量子模拟,以及利用量子光源进行精密测量研究。
公开资料显示,王大伟,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2012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2012-2017年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和研究副教授。主要研究量子光学系统的量子模拟,提出并实现了超辐射晶格与光子数态晶格,合成了多种多体相互作用。共发表60余篇论文,包括2篇Science,1篇Nature Physics和14篇PRL,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
威利斯·E·兰姆激光科学与量子光学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对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该奖项为纪念著名激光物理学家威利斯·E·兰姆而设立。他于1955年因发现氢原子兰姆位移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为激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通信专家潘建伟也曾在2018年获得上述奖项,以表彰他在光量子信息前沿领域的开创性实验研究。
此外,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因“对CARS显微镜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07年的兰姆奖;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朱诗尧院士则因“自发辐射抑制和无反转激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14年的兰姆奖。
来源:浙江大学,爱科会易(www.uconf.com)仅用于学术交流
1月11日,据浙江大学旗下微信公众号“ZJU格物致理”消息,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大伟教授荣获2024年威利斯·E·兰姆激光科学与量子光学奖。
该奖项表彰王大伟教授在量子光学与凝聚态物理学交叉领域开创新的研究方向并领导其实验探索,包括超辐射晶格和量子化光场的拓扑态。王教授的研究团队目前致力于在原子-光子耦合系统中进行量子模拟,以及利用量子光源进行精密测量研究。
公开资料显示,王大伟,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2012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2012-2017年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和研究副教授。主要研究量子光学系统的量子模拟,提出并实现了超辐射晶格与光子数态晶格,合成了多种多体相互作用。共发表60余篇论文,包括2篇Science,1篇Nature Physics和14篇PRL,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
威利斯·E·兰姆激光科学与量子光学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对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该奖项为纪念著名激光物理学家威利斯·E·兰姆而设立。他于1955年因发现氢原子兰姆位移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为激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通信专家潘建伟也曾在2018年获得上述奖项,以表彰他在光量子信息前沿领域的开创性实验研究。
此外,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因“对CARS显微镜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07年的兰姆奖;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朱诗尧院士则因“自发辐射抑制和无反转激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14年的兰姆奖。
来源:浙江大学,爱科会易(www.uconf.com)仅用于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