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作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图像收集设备的普及和算法性能的提升,该领域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自动驾驶、遥感、监控与安全以及文物保护等多个方向,成为学术研究与工业实践的热点之一。
4月25日至27日,2025年第十七届数字图像处理国际会议(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ICDIP 2025)在中国海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南大学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来自中国、中国香港、爱尔兰、挪威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与青年学子齐聚一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围绕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4月26日,大会开幕。海南大学副校长朱晓峰教授出席大会并发表欢迎致辞。
海南大学副校长朱晓峰教授
朱晓峰教授在欢迎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表示诚挚欢迎,期待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拓展交流网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海南大学王兆晖教授
随后,大会主席、海南大学王兆晖教授致大会开幕辞。王兆晖教授在开幕辞中强调,图像处理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技术,正与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紧密结合,推动着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并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和社会应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促进全球专家的深入交流,激发更多科研合作与应用探索,共同推动图像处理领域的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式由海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副院长张殿副教授主持。
海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副院长张殿副教授
主旨报告环节,IEEE Fellow、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陈长汶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Cathal Gurrin教授,IEEE/CAA/CAAI/IAPR Fellow,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成林教授作主旨报告。
IEEE Fellow、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陈长汶教授
陈长汶教授作题为《视频物联网(IoVT):技术挑战与新兴应用》的报告,介绍了IoVT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因视觉传感器的引入推动信息处理能力的跃升,并探讨了其在感知、传输与分析等方面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应用前景。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 Cathal Gurrin教授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Cathal Gurrin教授回顾了《交互式生活日志检索的十年进展》,围绕多模态生活日志数据集的建设、语义索引与交互式检索界面设计等内容展开,展望了未来构建智能、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活日志系统的发展方向。
IEEE/CAA/CAAI/IAPR Fellow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成林教授
IEEE/CAA/CAAI/IAPR Fellow,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成林教授带来《几何问题求解的技术突破与范式演进》报告,深入剖析了跨模态认知模型构建、复杂几何构造可解释性等关键难题,为下一代数学智能系统的研发提出了新思路。
此外,大会还特别邀请挪威科技大学Jon Yngve Hardeberg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刘红敏教授、西安理工大学赵明华教授等领域内22位青年学者作特邀报告。大会还设置了5场作者分会和9场线上作者分会等学术交流环节。内容涵盖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生物医学成像等多个前沿主题。
据悉,ICDIP系列会议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六届,累计设立近两百场学术分会场。会议吸引了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中国、新西兰、韩国、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参与,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曾发表高水平主题演讲。ICDIP 2025大会的成功举办,将继续推动国内外图像处理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为青年学者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跨学科的深入合作。
数字图像处理作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图像收集设备的普及和算法性能的提升,该领域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自动驾驶、遥感、监控与安全以及文物保护等多个方向,成为学术研究与工业实践的热点之一。
4月25日至27日,2025年第十七届数字图像处理国际会议(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ICDIP 2025)在中国海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南大学信息化服务中心承办。
来自中国、中国香港、爱尔兰、挪威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与青年学子齐聚一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围绕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4月26日,大会开幕。海南大学副校长朱晓峰教授出席大会并发表欢迎致辞。
海南大学副校长朱晓峰教授
朱晓峰教授在欢迎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表示诚挚欢迎,期待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拓展交流网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海南大学王兆晖教授
随后,大会主席、海南大学王兆晖教授致大会开幕辞。王兆晖教授在开幕辞中强调,图像处理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技术,正与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紧密结合,推动着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并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和社会应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促进全球专家的深入交流,激发更多科研合作与应用探索,共同推动图像处理领域的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式由海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副院长张殿副教授主持。
海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副院长张殿副教授
主旨报告环节,IEEE Fellow、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陈长汶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Cathal Gurrin教授,IEEE/CAA/CAAI/IAPR Fellow,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成林教授作主旨报告。
IEEE Fellow、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陈长汶教授
陈长汶教授作题为《视频物联网(IoVT):技术挑战与新兴应用》的报告,介绍了IoVT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因视觉传感器的引入推动信息处理能力的跃升,并探讨了其在感知、传输与分析等方面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应用前景。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 Cathal Gurrin教授
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Cathal Gurrin教授回顾了《交互式生活日志检索的十年进展》,围绕多模态生活日志数据集的建设、语义索引与交互式检索界面设计等内容展开,展望了未来构建智能、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活日志系统的发展方向。
IEEE/CAA/CAAI/IAPR Fellow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成林教授
IEEE/CAA/CAAI/IAPR Fellow,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成林教授带来《几何问题求解的技术突破与范式演进》报告,深入剖析了跨模态认知模型构建、复杂几何构造可解释性等关键难题,为下一代数学智能系统的研发提出了新思路。
此外,大会还特别邀请挪威科技大学Jon Yngve Hardeberg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刘红敏教授、西安理工大学赵明华教授等领域内22位青年学者作特邀报告。大会还设置了5场作者分会和9场线上作者分会等学术交流环节。内容涵盖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生物医学成像等多个前沿主题。
据悉,ICDIP系列会议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六届,累计设立近两百场学术分会场。会议吸引了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中国、新西兰、韩国、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参与,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曾发表高水平主题演讲。ICDIP 2025大会的成功举办,将继续推动国内外图像处理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为青年学者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跨学科的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