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IEEE
OGC

2025年第十届全球光电大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电子与电气工程
  • 机械工程
  • 控制
  • 系统工程

会议日期
2025.09.09 - 2025.09.12

地点
中国 深圳

投稿截止
2025.06.15

电话

2025年第十届全球光电大会

会议论文集:

经过严格的审稿流程,所有录用、注册并且在会上做完报告的论文都将由IEEE出版到国际会议论文集中,收录到IEEE Xplore。


支持单位:

IEEE光子学会广东分会


技术支持单位:

IEEE光子学会


主办单位: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暨南大学


联合主办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本地承办单位: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


主旨报告专家:

Tomasz R. Wolinski, Warsaw Univ. of Technology, Poland, SPIE Fellow

Philip Russell,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Germany, OSA Fellow

Hongbo Sun,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Honorary Chairs:

Qikun Xue,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Xiancheng Yang, Chairman of China International Optoelectronic Exposition Organizing Committee Office, China


General Chairs:

Baojun Li, Jinan University, China

John Dudley, Université de Franche-Comté, France  

Qihuang Gong,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Chennupati Jagadish, Past President, IEEE Photonics Society, USA

David Neil Payn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Program Chairs:

Qizhen Su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Sze Y. Se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Anna Peacock,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Ken Oh, Yonsei University, South Korea

George Humbert, CNRS, France

Neil Broderick, Auckland University, New Zealand

Xiang Zhou, Google, USA


Local Organizing Committee Chairs:

Huanhuan Liu,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AS, China

Hai Yuan,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Zhaohui Li, Sun Yat-Sen University, China

Yunxu Su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China

Songnian Fu,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Changrui Liao, Shenzhen University, China


Publication Chairs:

Yiyang Luo, Chongqing University, China

Yating Wan,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Lisong Y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Sponsorship Chairs:

Zhengji Xu, Sun Yat-sen University, China

Tianxun Go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Lei Han,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Special Session Chairs:

Tianye Hua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China

Xian 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Workshop Chairs:

Dongmei Hua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ina

Hong Da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ina


Publicity Chairs:

Howard Le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SA

Chao Wang, University of Kent, UK

Shuyan Zhang, Tokyo Electron America, USA


Finance Chair:

Gina, Jinna Chen,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Songhao Liu,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Yunjie Liu, China Unicom Co. Ltd., China

Xun Hou, 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Jianquan Yao,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Huilin Jia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Ziseng Zhao,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Zhizhan Xu,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huisheng Jia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Dianyuan Fan, Shenzhen University, China

Lijun Wang,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Wenqing Liu, Anhu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haohua Yu, Chin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Corporation, China

Ying Gu,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hina


投稿方式:

【摘要投稿】摘要投稿仅做口头报告或海报报告,摘要投稿将不会被发表出版。

【全文投稿】通过并注册的稿件将提交IEEE发表,并被邀请到会议现场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报告。

* 请访问EasyChair投稿系统将您的稿件投稿至系统: 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ogc2025


征稿主题:

S1. 激光技术

中红外激光器

超快激光科学与技术

激光制造

高强度激光和高场现象

量子电子学与激光科学

量子信息与测量

生物医学和治疗激光应用

激光光谱学和显微镜

光纤激光器和应用

波导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和LED

等离子技术


S2. 光通信与网络

光学和无线网络的集成

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

光网络中的AI和ML

光网络中的AI和ML

光子集成电路

量子通信

水下光学系统

光网络的设计,控制和管理

光网络中的能源效率

无源光网络

高速光LAN和千兆以太网

激光器和光子元件

光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新架构

新光纤技术

光调制和信号处理

光接入网络

光网络性能建模

光网络支持云计算

服务质量。 未来网络的光网络

光网络的可靠性和保护

光放大和传感

光控制平面(ASON,GMPLS,OpenFlow,SDN)


S3. 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技术与应用

红外探测器材料和设备

红外摄像机和系统

红外探测器和成像应用

用于红外和中红外激光的半导体材料

新型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及相关应用

用于光伏的新型红外材料

信息采集和信号处理技术

测试和模拟技术

目标和大气传输的环境特征

应用于遥感,导航,通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医药和工业检测

智能和光纤传感器

无损检测和评估

近,中,长波长系统


S4. 量子光学与信息

结构光设计

光学仿真技术

智能驾驶中的光学技术及应用

免介质光场全息技术

AR VR技术及应用

光波导技术

阵列与全息光波导

全息光栅

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技术

微透镜技术及应用

超精密光学制造和设备

测试超精密光学表面和设备

超精密自由曲面设计,制造和测试

大透镜和反射镜的制造和测试

微纳米光学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光学薄膜涂层和测试

复杂形状光学元件的超精密光学制造和测试

光电子元件和模块集成制造


S5. 光纤技术及应用

光纤的设计,制造,表征和布线

特种纤维

微结构和纳米结构纤维

光纤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

光纤设备和应用

光纤放大器

光纤激光器

光纤传感器

水下光学系统


S6. 光电器件及应用

毫米,亚毫米和远红外探测器和仪器

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和成像技术

有源和无源光学传感的组合

低温光学技术

自适应光电子学

验光

计算光学传感和成像

光学仪器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中的光学

光谱学,成像和计量学

光折变效应,材料和器件

光学材料与器件

光物质相互作用

应用工业光学

超过400G的数据中心光学器件


S7. 生物光子学和生物医学光学

临床和转化生物光子学

显微镜,组织病理学和分析

光学层析成像和光谱学

心脏光遗传学

体内无标记光谱学

光声层析成像或显微镜,声光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源,系统和应用

非线性显微镜,相干拉曼散射显微镜和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

生物医学光学光谱学和成像:系统和应用

组织光学

光学捕获和操作,以及它们在生物光子学中的应用

激光器,超连续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S8. 数据中心光互联与光网络

应用于数据中心光互联和光网络的:

光收发模块

收发器架构和调制技术

子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前向纠错编码

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

光子集成

高级联合封装和板载光学器件

网络控制和管理

SDN 和 NFV

建模和监控

数字孪生

AI 和 ML


S9. 硅光子学

用于光通信的硅光子学

用于数据中心网络的硅光子学

用于激光雷达和光学传感器的硅光子学

用于微波光子系统的硅光子

用于生物传感的硅光子学

用于神经网络和AI计算的硅光子学

基于硅光子学上其他材料的新型光电器件的创新

基于Silicon Photonics的集成和共封装技术

硅光子器件的设计,建模,制造


S10. 计算成像

计算成像反问题理论

散射成像和非视线成像

超快 3D 成像

多波段成像和计算成像光谱学

微纳光学与计算成像

同步辐射衍射成像技术

电子衍射显微镜

计算成像的前沿问题


特别分会:

T1. 中红外激光器及其应用

光谱成像和传感

医疗应用

OLED 显示器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硅基液晶

微型 LED

薄膜晶体管和有源矩阵

AR/VR

固态照明

3D 显示器

显示器打印技术

新兴技术


T2. 海洋光子学

水下光通信

海洋光子传感与监测

可持续发展光子学

海洋光学成像

海洋光子新技术


T3. 光电子 EDA 软件

太赫兹超材料

CW THz 源和探测器

太赫兹光谱学

强太赫兹源

太赫兹通信

太赫兹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

太赫兹在安全和国防中的应用

太赫兹成像

太赫兹设备、元件和仪器

太赫兹非线性

太赫兹系统和天线


T4. 先进光学光刻的新兴技术

极紫外 (EUV) 光刻技术

EUV/DUV 光源的新兴技术

计算光刻技术

计量和过程控制

下一代光刻材料

超紫外/紫外光刻光学


T5. 光通信与传感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

光无线通信

量子通信

激光雷达技术

光学传感器

集成光子学

太赫兹通信


研讨会:

W1. 光纤升级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纤传感

微结构光纤

后土掺杂芯光纤

有源光纤

无源光纤

偏振维持光纤

锥形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光纤陀螺仪

分布式光纤传感

复合玻璃纤维

中红外光纤

多芯光纤

高非线性光纤


联系方式:

秘书:黄女士

邮箱:info@ieeeogc.com

网址:www.ipsogc.org


2025年第十届全球光电大会

会议论文集:

经过严格的审稿流程,所有录用、注册并且在会上做完报告的论文都将由IEEE出版到国际会议论文集中,收录到IEEE Xplore。


支持单位:

IEEE光子学会广东分会


技术支持单位:

IEEE光子学会


主办单位: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暨南大学


联合主办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本地承办单位: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


主旨报告专家:

Tomasz R. Wolinski, Warsaw Univ. of Technology, Poland, SPIE Fellow

Philip Russell,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Germany, OSA Fellow

Hongbo Sun,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Honorary Chairs:

Qikun Xue,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Xiancheng Yang, Chairman of China International Optoelectronic Exposition Organizing Committee Office, China


General Chairs:

Baojun Li, Jinan University, China

John Dudley, Université de Franche-Comté, France  

Qihuang Gong,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Chennupati Jagadish, Past President, IEEE Photonics Society, USA

David Neil Payn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Program Chairs:

Qizhen Su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Sze Y. Se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Anna Peacock,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Ken Oh, Yonsei University, South Korea

George Humbert, CNRS, France

Neil Broderick, Auckland University, New Zealand

Xiang Zhou, Google, USA


Local Organizing Committee Chairs:

Huanhuan Liu,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AS, China

Hai Yuan,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Zhaohui Li, Sun Yat-Sen University, China

Yunxu Su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China

Songnian Fu,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Changrui Liao, Shenzhen University, China


Publication Chairs:

Yiyang Luo, Chongqing University, China

Yating Wan,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Lisong Y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Sponsorship Chairs:

Zhengji Xu, Sun Yat-sen University, China

Tianxun Go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Lei Han,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Special Session Chairs:

Tianye Hua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China

Xian 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Workshop Chairs:

Dongmei Hua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ina

Hong Da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ina


Publicity Chairs:

Howard Le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SA

Chao Wang, University of Kent, UK

Shuyan Zhang, Tokyo Electron America, USA


Finance Chair:

Gina, Jinna Chen,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Songhao Liu,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Yunjie Liu, China Unicom Co. Ltd., China

Xun Hou, 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Jianquan Yao,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Huilin Jia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Ziseng Zhao,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Zhizhan Xu,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huisheng Jia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Dianyuan Fan, Shenzhen University, China

Lijun Wang,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Wenqing Liu, Anhu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haohua Yu, Chin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Corporation, China

Ying Gu,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hina


投稿方式:

【摘要投稿】摘要投稿仅做口头报告或海报报告,摘要投稿将不会被发表出版。

【全文投稿】通过并注册的稿件将提交IEEE发表,并被邀请到会议现场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报告。

* 请访问EasyChair投稿系统将您的稿件投稿至系统: 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ogc2025


征稿主题:

S1. 激光技术

中红外激光器

超快激光科学与技术

激光制造

高强度激光和高场现象

量子电子学与激光科学

量子信息与测量

生物医学和治疗激光应用

激光光谱学和显微镜

光纤激光器和应用

波导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和LED

等离子技术


S2. 光通信与网络

光学和无线网络的集成

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

光网络中的AI和ML

光网络中的AI和ML

光子集成电路

量子通信

水下光学系统

光网络的设计,控制和管理

光网络中的能源效率

无源光网络

高速光LAN和千兆以太网

激光器和光子元件

光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新架构

新光纤技术

光调制和信号处理

光接入网络

光网络性能建模

光网络支持云计算

服务质量。 未来网络的光网络

光网络的可靠性和保护

光放大和传感

光控制平面(ASON,GMPLS,OpenFlow,SDN)


S3. 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技术与应用

红外探测器材料和设备

红外摄像机和系统

红外探测器和成像应用

用于红外和中红外激光的半导体材料

新型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及相关应用

用于光伏的新型红外材料

信息采集和信号处理技术

测试和模拟技术

目标和大气传输的环境特征

应用于遥感,导航,通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医药和工业检测

智能和光纤传感器

无损检测和评估

近,中,长波长系统


S4. 量子光学与信息

结构光设计

光学仿真技术

智能驾驶中的光学技术及应用

免介质光场全息技术

AR VR技术及应用

光波导技术

阵列与全息光波导

全息光栅

精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技术

微透镜技术及应用

超精密光学制造和设备

测试超精密光学表面和设备

超精密自由曲面设计,制造和测试

大透镜和反射镜的制造和测试

微纳米光学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

光学薄膜涂层和测试

复杂形状光学元件的超精密光学制造和测试

光电子元件和模块集成制造


S5. 光纤技术及应用

光纤的设计,制造,表征和布线

特种纤维

微结构和纳米结构纤维

光纤的线性和非线性特性

光纤设备和应用

光纤放大器

光纤激光器

光纤传感器

水下光学系统


S6. 光电器件及应用

毫米,亚毫米和远红外探测器和仪器

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和成像技术

有源和无源光学传感的组合

低温光学技术

自适应光电子学

验光

计算光学传感和成像

光学仪器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中的光学

光谱学,成像和计量学

光折变效应,材料和器件

光学材料与器件

光物质相互作用

应用工业光学

超过400G的数据中心光学器件


S7. 生物光子学和生物医学光学

临床和转化生物光子学

显微镜,组织病理学和分析

光学层析成像和光谱学

心脏光遗传学

体内无标记光谱学

光声层析成像或显微镜,声光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源,系统和应用

非线性显微镜,相干拉曼散射显微镜和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

生物医学光学光谱学和成像:系统和应用

组织光学

光学捕获和操作,以及它们在生物光子学中的应用

激光器,超连续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S8. 数据中心光互联与光网络

应用于数据中心光互联和光网络的:

光收发模块

收发器架构和调制技术

子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前向纠错编码

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

光子集成

高级联合封装和板载光学器件

网络控制和管理

SDN 和 NFV

建模和监控

数字孪生

AI 和 ML


S9. 硅光子学

用于光通信的硅光子学

用于数据中心网络的硅光子学

用于激光雷达和光学传感器的硅光子学

用于微波光子系统的硅光子

用于生物传感的硅光子学

用于神经网络和AI计算的硅光子学

基于硅光子学上其他材料的新型光电器件的创新

基于Silicon Photonics的集成和共封装技术

硅光子器件的设计,建模,制造


S10. 计算成像

计算成像反问题理论

散射成像和非视线成像

超快 3D 成像

多波段成像和计算成像光谱学

微纳光学与计算成像

同步辐射衍射成像技术

电子衍射显微镜

计算成像的前沿问题


特别分会:

T1. 中红外激光器及其应用

光谱成像和传感

医疗应用

OLED 显示器

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硅基液晶

微型 LED

薄膜晶体管和有源矩阵

AR/VR

固态照明

3D 显示器

显示器打印技术

新兴技术


T2. 海洋光子学

水下光通信

海洋光子传感与监测

可持续发展光子学

海洋光学成像

海洋光子新技术


T3. 光电子 EDA 软件

太赫兹超材料

CW THz 源和探测器

太赫兹光谱学

强太赫兹源

太赫兹通信

太赫兹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

太赫兹在安全和国防中的应用

太赫兹成像

太赫兹设备、元件和仪器

太赫兹非线性

太赫兹系统和天线


T4. 先进光学光刻的新兴技术

极紫外 (EUV) 光刻技术

EUV/DUV 光源的新兴技术

计算光刻技术

计量和过程控制

下一代光刻材料

超紫外/紫外光刻光学


T5. 光通信与传感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

光无线通信

量子通信

激光雷达技术

光学传感器

集成光子学

太赫兹通信


研讨会:

W1. 光纤升级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纤传感

微结构光纤

后土掺杂芯光纤

有源光纤

无源光纤

偏振维持光纤

锥形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光纤陀螺仪

分布式光纤传感

复合玻璃纤维

中红外光纤

多芯光纤

高非线性光纤


联系方式:

秘书:黄女士

邮箱:info@ieeeogc.com

网址:www.ipsogc.org


浏览量 246
收藏会议 0